展讯

建筑石书——汉画像石建筑图像展

由法原博物馆馆长、著名建筑家朱小地,汉画学者刘冠联合策展的《建筑石书——汉画像石建筑图像展》将于2024年9月22日至2025年1月,在法原博物馆(北京市东城区前门东路大江胡同85号)展出。 汉阙、明器、画像石是汉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尤其在画像石中存在大量的汉代建筑的图像信息,是留给后人进行传统建筑研究的重要依据。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秦朝之后出现的大一统的朝代,在继承秦朝政体的基础上实现了文化的多元认同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促进了城市建设、宫殿建筑以及民居建筑等方面的进步,许多建筑规制在汉代确定下来。 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石材,产生在西汉早期,东汉中期后发展至鼎盛,消失于魏晋。其画面丰富的内容,囊括了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活,翦伯赞先生称其为雕刻在石头上的“绣像的汉代史”。 画像石雕刻的建筑图像主要有楼阁、房屋、庑殿厅堂建筑、庭院、斗拱、阙、桥梁等,房屋有单体建筑、并列式建筑和干栏式建筑等,门阙有单阙和双阙,楼阁有单层、双层、三层楼阁,桥梁一般为拱形桥。展示了汉代建筑的基本面貌,反映了汉代建筑的高超水平。 在众多的画像石中显示的建筑图像表明,直坡屋顶是当时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建筑式样。尽管有学者提出在个别汉阙的檐角出现了微微上扬的变化,但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视觉的感受,而是根据“汉阙”屋檐下的结构构造,在屋角处仍是檐椽平出,没有角梁构件及相应构造。 汉画学者刘冠认为:“虽然汉代及以前的文学作品在描写宫室屋顶时,曾出现所谓“反宇”之说;近现代建筑史学者也愿意相信汉代已出现了曲线形态的屋面,但从近百年来考古所见的大量汉画图像、明器模型、石作祠阙等材料来看,至今尚无一例可确定曲线屋面存在的实证。因此,或许今人对汉代屋顶“反宇”之说的理解应突破唐宋建筑固有定式,回归到汉代社会文化的现实情况再做思考。也就是说,尽管石阙、汉画和明器等形象案例显示在屋顶的正脊两端及垂脊末端采用堆叠瓦或瓦当等方式翘起,甚至塑造较为夸张的卷扬曲线轮廓效果,但屋面本身还是直坡。” 直坡屋顶来源于上古时期的斜梁屋架,在由众多的斜梁构成的屋顶中,将斜梁加工成直线、进而在斜坡方向上形成直面,使屋顶呈现完整的造型,是木结构加工普遍采用的方法。同时,从汉画像石、明器、石阙中也可了解汉代建筑檐下的斗拱形式是二维的、沿面阔方向展开的一斗二升、一斗三升等样式,主要起到连接左右两侧檐枋的目的,即使需要向外侧出挑,也是于挑出的梁端之上再置斗拱,依然是连接两侧“撩檐桁”的作用。因此,汉及汉以前的建筑已经形成一套完整、自洽的系统,将其视为传统建筑初创期的判断并不准确。 然而,汉代的直破屋顶与我们今天可以见到的隋唐以后建筑屋顶的下凹屋面截然不同。并且后者不仅仅在屋面本身发生变化,连带屋脊弯曲、屋角起翘、屋檐出挑都与汉代建筑屋顶的直线、直面造型有着明显的差别。 在隋唐建筑中,为实现屋顶的下凹屋面,木结构体系在构件和构造上呈现出了迎合这种需求的变化。包括承托屋檐出挑的斗拱,也更加强调出挑的作用。再如角梁的出现,位于十字交叉的“正心桁”之上,实为应对屋檐在转角处更加外挑的檐角;又如双向下凹的屋面也必然引起屋脊的弯曲,不得不在脊榑和平榑的两端增设生头木。以上所有变化并不是孤立的、无关联的,而是一个整体变化的表征。                                          那么,在秦汉与隋唐之间产生传统建筑屋顶变化的原因正是本次展览希望寻找的答案。作为现代人,是正视传统建筑形式的这次重大变化,还是主观忽略其存在,简单地将传统建筑的研究范围限定在隋唐以后的建筑范式之中?或是武断地认为传统建筑曲面屋顶早已有之、且一以贯之的发展至今?相信观者可以从这些汉画拓片中感受到来自2000年前中国传统建筑取得的成就与审美追求,并对照汉绿釉陶望楼和唐五台山南禅寺大殿模型,观察二者屋顶造型上的差异,引发关于传统建筑发展历程的思考。